2020年度上海市医学创新转化指数(P-MIT 40)发布
9月28日,2021年度上海市医学会医学科研管理年会顺利召开。此次年会发布了上海市医学创新转化指数(Medical Innovation Transfer for Patent 40)(以下简称P—MIT指数)综合排名十强医疗机构和2020年度十强医疗机构榜单。
图1上海市医学创新转化指数(P-MIT)综合排名TOP10
医疗机构颁奖
图2 上海市医学创新转化指数(P-MIT)2020年度TOP10医疗机构颁奖
P-MIT指数是在上海市医学会医学科研管理专委会的支持下,专委会主任委员李济宇教授课题组,联合上海医济惠医药科技创新与转化研究院,通过采集、整理、加工分析来自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统计局、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等多方数据,根据科学性、权威机构数据源性、代表性、易获取性、客观性等筛选原则,运用熵权法和TOPSIS综合评价法,构建了多维度、全客观和可复测的医疗机构创新转化综合实力评价体系。
评价对象为上海市23家三级公立综合医院。P-MIT指数包括综合指数和年度指数两部分,综合指数专利数据时间检索范围为1960年1月至2020年12月,2020年度指数数据时间检索范围为2020年1月至12月。指标体系共包含两个层级,7项一级指标为中国发明专利申请、中国专利授权、国外和专利申请、国内外专利被引情况、国内外专利合作者数量、中国专利护理领域数量以及转化和许可情况,40项二级指标包括有效发明专利申请总数、有效授权发明专利总数、专利说明书平均页数和权利要求平均数等。区别于其他医疗机构的排行榜,P-MIT指数是专注于医学专利质量和成果转化落地的角度,评价医疗机构的创新实力,目前尚未见于其他报道。
P-MIT指数于2020年8月在上海市卫生系统知识产权宣讲周闭幕式中,首次对全市医疗机构发布,获得了医院转化管理专家的普遍认可。在去年市科委首次推出的技术转移带头人序列的遴选中,2020年度榜单Top10首位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的转化管理部门负责人,成功入围,成为全市首批三位技术转移带头人中唯一一位来自医疗机构的代表。本次年会上是P-MIT指数的第二季发布,会上,对其中发生排序变化的机构进行了指标剖析,获得与会会议代表们的好评和热议。
上海市医学会医学科研管理学专委会,是上海市卫生行政部门、医疗机构和医科院校的科技管理工作者组成的管理学术团体,在医学会的领导和指导下,聚焦医学科技的管理热点难点问题,搭建平台,整合智慧,交流经验,形成上海发展卫生科技管理事业的合力。本次年会,市医学会常务副会长谭鸣教授亲临会场,大会邀请了院士做研究与创新的主旨演讲,围绕城市卫生规划、临床研究推广和药物试验管控,邀请了城市规划设计院、市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和市药监局相关领导授课。特别是针对创新成果转化,邀请市科委处室领导就《上海市科技成果转化白皮书》做专题宣讲,给全市科管同道献上了一场有高度、有深度又有广度的管理信息盛宴,线上线下参与的科研管理人员达到1983人,也创了分会年会的参会人数新高。
发布P-MIT指数的李济宇教授课题组十余年来一直致力于生物医药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政策研究和实践推广。我国不乏强大的医学成果创新前端能力(论文、奖项),但成果转化后端能力(产品)是短板,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市科委政策研究、软科学重点等科研项目的支持下,将“科学-技术”关联原理引入医学专利研究,对医学专利的质量提升、价值评估等机制开展深入挖掘,搭建院校-律所-医院-园区-产业互动的成果转化平台,推出了全国首个医疗机构创新成果转化掌上管理平台,创建上海市生物医药科技成果转化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医济惠医药科技创新与转化研究院成立于2020年,虽然时间不长,但它致力于医疗机构成果转化落地,通过组织医疗机构的专利技术路演、专利导航设计和企业对接,成功转化了市第十人民医院“干眼症穴位治疗仪”和“便携式高流量治疗仪”、中山医院“种自带空气净化装置的保护头面颈罩”、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加味没竭片”、儿童医院“一种骨龄智能检测方法和一种人工智能骨龄检测方法”和普陀区利群医院“一种改良的可调节多导睡眠监测头套”等多项医学专利技术。P-MIT指数的研发,正是在课题组和研究院长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推进基础上的进一步拓展,目前,正就指标体系的自动化采集进行设计和集成,计划在年内,将P-MIT指数评测体系上线移动端,通过信息化建设手段,将评测的范围逐步拓展到全市所有三级医疗机构,并适时向全国范围推广。
附:P-MIT指数第二季发布数据图
上海市医学创新转化指数(P-MIT 40)
综合医疗机构排名
医疗机构P-MIT评分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0.821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含青浦分院)0.785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含新华崇明分院)0.519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含瑞金北院)0.491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0.442
上海市东方医院0.406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0.391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0.308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0.298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含华山北院)0.267
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0.267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含六院东院)0.251
上海市同济医院0.239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0.203
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0.194
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0.181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含仁济南院)0.164
上海市奉贤区中心医院0.134
华东医院0.129
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0.127
上海市中医医院0.123
上海市普陀区中心医院0.120
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0.084
上海市医学创新转化指数(P-MIT 40)
2020年度医疗机构排名
医疗机构名称P-MIT评分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0.919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含华山北院)0.491
上海市东方医院0.442
上海长海医院0.400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含六院东院)0.396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含青浦分院)0.394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0.391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含新华崇明分院)0.390
上海市同济医院0.381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0.379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含瑞金北院)0.379
上海长征医院0.310
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0.292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0.290
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0.277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0.273
上海市中医医院0.192
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0.181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含仁济南院)0.165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0.123
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0.114
上海市普陀区中心医院0.077
上海市奉贤区中心医院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