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平安健康网_引领平安健康生活 >> 健康资讯 >> 浏览文章

固生堂:中医医联体“联”紧百姓心

责任编辑:佚名 文章热词:固生堂 加入时间:2021/10/26 17:21:05

  初秋的清晨,家住广东省广州市海印桥附近的欧婆婆来到固生堂广州东湖分院进行针灸推拿治疗,这已经是她在固生堂看中医的第5个年头。

  “这里看病不用排队,花的钱能报销,还有我之前在省中医院看的专家坐诊,来一次就认准这里了。”谈及选择固生堂诊病的原因,欧婆婆一下打开了话匣子,“之前,我女儿在这里看中医调理怀孕,后来孙子出生后,我又带他来做小儿推拿。现在,我们一家三代人身体哪里不舒服,就会来固生堂看中医。”

  “欧婆婆的经历得益于固生堂创新医联体模式的实践。”固生堂中医连锁管理集团董事长涂志亮介绍,早在5年前,固生堂就率先与广东省中医院开展了专病专科的医联体合作,百余位省中医院的专家下沉到固生堂出诊,打通了患者看病“最后一公里”。目前,十余家三甲中医医院与固生堂开展医联体合作,这条公立中医医院与民营中医机构共同打造的惠民之路愈发宽广。

  解民忧:看名中医不再难,国医大师来家门口坐诊

  创办固生堂初始,涂志亮就在思考一个问题——如何能打造出真正受到老百姓认可的基层民营中医馆?

  “中医药疗效好,患者的需求很大,但市场上民营中医门诊的发展散乱,水平良莠不齐,社会舆论认可度并不高。想要扭转这个局面,必须打造优质的中医诊疗平台。”涂志亮坦言,起初,固生堂想通过与银行合作开展会员制服务,但成果并不理想。

  转机很快出现。2015年1月,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五部委发布《关于推进和规范医师多点执业的若干意见》,其中明确,允许临床、口腔和中医类别医师多点执业。这一政策的发布,让涂志亮眼前一亮。

  “有句话叫‘中医认人’,我们就从中医师入手,让名中医门诊作为我们的硬招牌,让国医大师到百姓家门口坐诊。”一锤定音,涂志亮调整了发展主线,政策红利无疑让固生堂步入了发展快车道。2016年,固生堂正式着手探索与公立医院开展医联体合作,把优质的中医资源向基层门诊引流。

  在固生堂广州五山分院,每周一和周六下午,院内走廊便被来自全国各地的患者挤得水泄不通,他们等待的是来自广东省中医院的国医大师禤国维。

  “禤老特别有亲和力,医术也高明,曾经怎么也看不好的荨麻疹,喝了两个疗程中药,很久都没有复发了,这次再来复诊巩固一下疗效。这里挂号费用跟公立医院一样,号源也没那么紧张,离家又近,我肯定来这里啦!”前来复诊的患者杨先生赞不绝口。

  除了国医大师之外,固生堂的名中医队伍也日渐壮大。2018年,广东省中医院心理睡眠科主任医师李艳来到固生堂坐诊。李艳介绍,最近几年,科室患者的数量迅速增长,若仅仅依赖医院每周三次的门诊,已经很难满足患者需求。尤其对于一些疑难病病例,医生很难花费足够的精力在这些病患身上,固生堂就为此类患者提供了极佳的平台。

  “固生堂解决了患者挂不到号、看不到好医生的问题,医生与患者的交流时间更多,效率也更高了。疫情期间,对于外地患者而言,民营中医馆开药可适当延长周期,这样能够有效减少患者奔波的次数,还可以随时在微信群里交流病情。”李艳说。

  暖民心:看病花钱更少了、政策红包带来多重福利

  “广东省把中医药作为社会办医的优先领域,推动中医服务机构连锁化、规模化发展,大力发展‘互联网+中医药’新型服务模式,打造中医药健康服务品牌,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获得优质服务。”对于民营中医医疗机构的发展,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徐庆锋表示

  在广东这片改革创新的热土上,固生堂迎着政策的春风,形成自身的特色。不同于一些收费较为昂贵的民营医疗机构,固生堂始终致力于让老百姓看中医少花钱。

  “在广州,固生堂的分院已实现医保全覆盖。作为基层门诊,固生堂的报销比例比三甲医院还高10%,优质的中医资源更多了,花的钱却更少了,这极大地增强了老百姓的获得感。”涂志亮介绍。

  王慧元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师从国医大师吕景山,毕业后他便作为自有医师进入固生堂工作。作为一名青年中医师,他一周出诊5天,其中包含3天的夜诊,挂号费用仅为50元。

  

  “病人们日常去医院看病往往需要请假,固生堂便开设了到晚上9点的夜诊,方便大家的需求。低廉的挂号费用、方便的就医体验和医保报销政策的结合,让更多基层的患者逐步养成看病首选中医的习惯。同时,我们还会不定期地在社区举办一些义诊活动,免费为附近的老百姓提供中医诊疗服务。”王慧元说。

  得实惠的不仅是病人。

  涂志亮认为,在合理控制医保费用开支的问题上,中医诊疗可以实现更加优质优价的医疗服务。中药对很多慢性病及老年病有显著的疗效,在基层门诊分级诊疗中的优势非常突出,“固生堂与三甲医院的关系是合作互补的关系。用中国的手段来解决世界性的医改难题,中医药必不可少。”

  “在医联体模式下,固生堂与医院开展了基层首诊和双向转诊合作。”李艳说,有些患者的病情较为复杂,单纯依靠固生堂的门诊可能无法解决,我们就将病人转诊到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检查,这样的模式有效地调整了患者结构,实现医疗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在持续推动下,2019年,固生堂在广州区域的专科营收已逾2亿元,门诊量大幅提升,从固生堂门诊转诊至广东省中医院住院的患者超过1.3万人次,实现了与公立医院的双向共赢。

  顺民意:“互联网+中医”蓬勃发展,始终秉承“良心医、放心药”

  好药是医者的“善事之器”。为布局高品质的中药供应链,在药材监管方面,固生堂将实验室量化检测和中药专家、老药工经验有机结合,邀请药材鉴定专家阎玉凝、张丹雁带领团队分别负责北药和南药的鉴定,严把药材质量关,团队根据每一味中药的特性、产地,选出中药原材料。同时,中药专家每个月都会将已入库的中药进行二次对比复核,一旦发现不合格的中药,便责令退回,杜绝劣品流向市场。

  “固生堂人有一张药材板块分布图,该是关药产区的,就绝不会到淮药产区中去采制。”涂志亮说。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由于疫情防控要求,很多医院都限制接诊,加上部分患者担心在医院被感染,不敢前往就诊,就医成为了老百姓心头的难题。

  针对百姓的需求,固生堂迅速响应,与腾讯建立了抗疫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迅速推出了具有中医特色的全国在线视频问诊功能,给患者提供足不出户就能与中医名家面对面的贴心问诊服务,并通过快递将药品送到患者手中。

  如何帮助患者把一次性面诊变成与医生可持续、有效的交流?这正是涂志亮未来想实现的愿景。

  “互联网医疗最大价值在于让边远、医疗水平欠发达地区的病人更容易获取北上广高水平的医疗资源,我们要通过市场化的机制和手段,让互联网中医诊疗的质量持续提升,让医联体模式更加深入边远地区的县乡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涂志亮表示,固生堂将始终秉承着“良心医,放心药”的堂训,为患者造福。

  涂志亮介绍,多年来,固生堂践行医联体基层合作,从多个维度实现创新发展。一是让医生到品牌化、连锁化、规模化、集团化、国际化的连锁医疗机构有序出诊;二是促进三甲医院专家到基层开展多点执业,让基层医生跟诊,对培养基层医生中医思维、提高基层医疗水平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三是实现患者基层首诊,减轻三甲医院的复诊压力和医保支付压力。

  “创新医联体就是实现资源和技术多跑路、病人少跑路,打通医疗惠民‘最后一公里’的创新合作机制。”作为固生堂医联体的合作伙伴,上海中医药大学校长徐建光评价道,要更好地凝练和推广此类合作机制,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增强老百姓的获得感。(来源:中国中医药报1版  作者:李芮 王少敏)

生活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