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密克戎加剧全球经济面临的危险
「本文来源:中国日报网」
中国日报网12月23日电 英国《经济学人》近期发表了一篇文章,指出在新型新冠病毒变异毒株奥密克戎出现并迅速传播之际,世界经济面临了新的威胁,通胀压力更大。
在首例新冠疫苗临床试验成功一年多以后,恐惧侵袭了世界各地。11月24日首次公开确认的新冠变异毒株奥密克戎或能够绕过由接种疫苗或感染新冠病毒建立起的免疫系统。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奥密克戎会引发“非常高”的全球风险。疫苗制造商莫德纳高管警告称,现有的疫苗可能很难对付这个新变异毒株。更多的封城和边境关闭措施以及更多消费者情绪不安——面对这种可怕的前景,投资者选择抛售航空公司和连锁酒店股票。石油价格每桶下跌了大约10美元,这种状况通常与即将到来的经济衰退联系在一起。
现在还不能确认奥密克戎突触蛋白上的35个突变是否会比目前主要传染的德尔塔毒株更具传染性或致命性。随着科学家们在未来几周分析数据,该毒株的流行病学性质将变得更加清晰。不过,新一波在国家间传播的感染威胁再次降临世界经济,同时放大了当前存在的两大危险。
首先,发达国家采用更严格的防疫措施,会损害经济增长。在南非发现奥密克戎变异毒株的消息传出后,各国争相禁止非洲南部游客入境。以色列和日本完全关闭边境。英国实施了新的检疫规定。这次的疫情让全球旅行的自由时代戛然而止。今年此前的防疫措施有所放松,但过去一周的情况表明,猛然关闭国门的速度,可比把打开要快得多。
奥密克戎变异毒株的传播也可能加剧对在境内自由通行的限制。甚至在该变异毒株到来之前,欧洲为应对激增的德尔塔感染病例,就限制了诸多国家内部活动。意大利正在禁止大多数未接种疫苗者在室内餐厅,葡萄牙要求即使是接种疫苗的人也要核酸检测阴性才能进入酒吧,奥地利则全面封城。发达国家庞大的服务业——从住宿到会议承办——一直以来期待的回暖,却因此又后延了。
经济不平衡滋生了第二个危险,即奥密克戎或加剧目前严重的通胀情况。美国的通胀风险最大,美国总统拜登的过度财政刺激政策使经济过热,10月的消费者价格同比增长6.2 %,创下30年来的新高。根据彭博社的数据,全球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通胀率也高得吓人,全球通胀水平为5.3 %。
或许会认为奥密克戎抑制经济活动,可能会降低通货膨胀。事实可能相反。价格上涨的一个原因是消费者对商品的狂买滥购,破坏了从圣诞灯到运动鞋等诸多商品的全球供应链。将集装箱从亚洲工厂运往美国,成本依然相当高。要想让整体通胀回落,消费者需要将支出转向旅游和外出就餐等服务。奥密克戎可能会阻碍这一类的消费。奥密克戎还可能引发越南和马来西亚等制造业关键国家采取更多的封锁措施,加剧供应的阻力。谨慎的工人也可能会推迟返工,工资水平也因此水涨船高。
这可能是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在11月30日表示赞成收紧货币政策的原因之一。这种立场是正确的,但危险随之而来。溢出效应可能会伤害新兴经济体,当美联储收紧货币政策时,新兴经济体往往会遭遇资本外流和汇率下跌。
与2013年美联储试图放松刺激政策时相比,新兴经济体的储备更多,对外币债务的依赖也更少。即便如此,它们仍必须同时在自己国内对抗奥密克戎。巴西、墨西哥和俄罗斯上调了利率,以避免通胀,但在新一波疫情来临之际,可能会降低经济增长。土耳其反其道而行之选择降息,因此面临货币崩溃。更多新兴经济体所面临的选择可能并不随人愿。
如果奥密克戎比之前的德尔塔传播性更强,那中国的策略则会因此更加艰难。由于这种变异毒株传播性更强,中国将不得不在每一次暴发时更加努力消除这种压力,这会损害经济增长并扰乱供应链。奥密克戎或让中国更难以停止“清零”政策,因为新一波的感染会不可避免地扩大病毒感染致死病例,给经济和医疗体系带来压力。考虑到中国感染诱导免疫水平较低,以及疫苗疗效的不确定,这尤其如此。
并非全是坏消息。全世界都不再会经历一次2020年春天情景,当时的GDP回落速度让人瞠目结舌。高盛表示,个人、公司和政府适应了新冠病毒,意味着GDP与针对移动和行为的限制措施之间的联系差不多是过去的三分之一。一些疫苗制造厂商预计新数据将表明,今天的疫苗仍对于该疾病的最重症仍有预防作用。如果必须的话,公司和政府将能够在2022年的几个月内推出新的疫苗和药物。即便如此,奥密克戎——或者未来的Pi、Rho或Sigma变种——都有可能降低经济增长,提高通胀率。全世界都接收到了这条粗鲁的警告,该病毒在成为地方性传染病的道路上,注定不会一帆风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