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平安健康网_引领平安健康生活 >> 健康资讯 >> 浏览文章

不同的“大白”,相同的坚守

责任编辑:佚名 文章热词:相同的坚守 加入时间:2022/4/1 14:39:55

  静静的沈阳,第六轮全员核酸检测工作有序开展。与此同时,辽宁省其他各地的核酸检测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离光最远的“大白”

    在核酸检测的各个采样点,都可以看到“大白”们忙碌的身影。还有一群“大白”,在公众的视线之外,每天都与病毒进行“零距离”接触,他们就是负责核酸样本检验的检验员。

    沈阳市骨科医院检验科共有17人,平时担负着医院门、急诊和住院患者的血、尿常规等日常检测项目。出现疫情后,医院成立了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实验室,检验科抽调6人专门从事核酸检测,担负起双线作战任务,科主任商志军放弃了所有节假日。今年1月9日,医院在桃仙机场设立了核酸采样点,标本任务突增,商志军经常工作到深夜才能回家,每天就睡四五个小时。

    检验科负责核酸检测的6个人分成3组轮值,因为有2人被抽调出去支援别的单位,剩下的4人变成两班倒,上24小时休24小时。骤然加大的工作量,让每个人都要承受心理和身体的双重考验。组长代显明本来5月要结婚,但直到现在也没能抽出时间筹备婚礼。

    核酸检测实验室每天正常要检验样本1000份左右,混采时最高能达到8000份左右。一批只能做90管样本,大约需要两个小时。最长的工作时长要达到24个小时,平均工作时长在18个小时左右,检验员陈欣说,因为压力大、工作累,她和同事几乎都哭过。检验员张悦不会开车,在沈阳公共交通停运的几天里,她每天上班要走15公里,但还是坚守在岗位上。

    除了常规的样本检测,检验科还要经常处理一些急诊患者的核酸样本。骨科医院的急诊患者基本都是外伤,为了让患者尽快入院治疗,对于患者的采样标本往往要进行加急处理,从采样到出结果保持在4个小时之内。

    守护国门的“大白”

    3月22日,沈阳市安宁医院选派的护士骆阳在隔离酒店休息。第二天,她要重返沈阳桃仙机场为入境乘客进行核酸采集。

    每天早上7时30分从隔离酒店出发,晚上10时左右才能回来休息。闷在防护服里,一天工作下来衣服都能拧出水,这些早已成了骆阳的工作常态。

    2021年8月,骆阳被医院选派支援沈阳桃仙机场海关口岸进行核酸采样工作。从那以后,骆阳每天的工作紧张而忙碌,要对国外航班入境人员第一时间开展测量体温、流行病学调查、登记信息、医学观察及现场标本采集等口岸检疫工作。

    常规的核酸采样只需咽拭子或者鼻拭子即可,但考虑到境外航班的特殊性,骆阳需要给每位乘客分别采集一次鼻拭子和咽拭子,如果遇到来自境外疫情比较严重地区的重点航班,还需要对乘客抽取静脉血液标本。每次采集前,她要向乘客解释入境采样的必要性,耐心劝说他们配合采样。

    航班时刻表就是骆阳的作息时间表,只要有航班到达,她就要提前到采样点待命,做好前期准备,不敢有丝毫懈怠。骆阳在沈阳桃仙机场海关口岸支援核酸采样工作已经8个多月了,休息的时候很想念家人。

    夫妻档“大白”

    在“大白”队伍中,夫妻携手上阵的情景不时出现,沈阳市红十字会医院护士长阎雷和她的爱人就是其中一对。

    3月18日,阎雷接到院里通知,第二天要继续前往沈河区支援核酸检测采样工作。同为医务人员的爱人也接到了通知,第二天前往皇姑区支援核酸采集。

    连续一周,阎雷和爱人忙碌在核酸采集的第一线。因为长时间戴防护面屏,阎雷的额头上勒出了一道深深的痕迹,但她毫不在意。在她看来,夫妻并肩作战是一生中很有意义的事情。

    辽健集团阜新矿总医院医务人员刘冰冰、佟萌也是一对“抗疫夫妻”。接到紧急核酸采集指令后,刘冰冰匆忙中给正在医院值班的爱人佟萌打了电话,嘱咐她“照顾好孩子”。此刻,护士佟萌也接到核酸采集任务,她果断把孩子安排给婆婆,紧急奔赴采集点。

    在采集点,她老远就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爱人虽然穿着厚厚的防护服,但被她一眼认出。夫妻二人在同一战场上各自坚守,并肩作战。

    为检测拼命的“大白”

    3月18日晚,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药剂科主任徐保利彻夜未休,在核酸检测实验室整理数据、核实信息,突然感到胸闷难受,眼前发黑。

    急诊科医生王艳萍和值班组长芦黎明,迅速采取措施进行急救。她们回忆说,通过心电图监测生命体征,徐保利出现心律失常,室上性心动过速。循环五科医生王丽丹给予电转律治疗,经过抢救,徐保利慢慢恢复意识,转危为安。

    自疫情发生以来,徐保利几乎每次都在抗疫最前线,负责协调标本接收、指挥扫码、信息核对、数据上报等工作,同时准备实验室当天所需枪头、防护装备等实验耗材。随着送检样品逐日增多,徐保利还经常进入实验室帮忙。他说:“本次疫情,实验室承担金普新区、普兰店、中山区等区人群的核酸检测任务,每天都有2~3万管的检测量。3月20日,标本数量激增至5万多管。”

    每次疫情暴发时,核酸检测团队都以实验室为家,开启24小时超负荷工作模式,保证标本随到随检,在最短时间出具检测结果。截至3月21日,实验室已检测近12万管标本。

    3月20日凌晨4时许,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再次派出由300名医护人员组成的医疗队奔赴金普新区、中山区各街道开展核酸检测工作。这已经是此次疫情以来他们第5次凌晨出征了。截至记者发稿时,医院共派出7批共754人的核酸采集队伍,完成了近74万人次的核酸采样。

生活栏目